欢迎致电获取解决方案
021-65629999
021-59145678
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氨氮、高有机物、高悬浮固体、高含盐量等特点,若处理不当易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,环境风险较高。老垃圾填埋场此前多采用生化处理方式,这类填埋场常规使用年限内,前期渗滤液含盐量较低、可生化性较高,但使用一定年限后,渗滤液成分会发生明显变化,处理难度随之增加。
为应对垃圾渗滤液的环境风险,需及时开展应急处理。对于使用一定年限后出水水质不达标或面临封场的老填埋场,常采用以特定膜技术为主的工艺系统进行应急处理,标准化集装箱式设备因适配性强逐渐普及;新垃圾填埋场在建设时,也多考虑配套以该类膜技术为主的工艺包系统。从行业工艺方向来看,国内外渗滤液处理中,生化处理为主体,物化处理作为预处理,膜处理则作为后续深度处理环节,形成协同处理体系。
垃圾渗滤液应急设备具备多方面特点:一是可移动性强,灵活方便,能在不同乡镇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之间移动处理渗滤液;二是占地面积小,建设周期短,可快速投入使用;三是自动化程度高,采用 PLC 智能控制系统,操作维护便捷,作业人员经简短培训即可上手;四是一车多用,可集成于应急车中,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,还能用于水源净化及饮用水保障,发挥应急保障作用。
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多聚焦末端处理与排放标准,实则更应关注渗滤液的产生源头与预防措施,从源头管控降低末端处理难度。只有通过源头、过程、末端各环节的严格把控,才能让后续渗滤液处理更便捷,同时使配套工艺包的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更经济。
技术资料
莱特莱德工程案例